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关于下发《维生素E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0:00:32  浏览:838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关于下发《维生素E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的通知

海关总署 国家经贸委


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关于下发《维生素E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的通知
海关总署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署税函(2001)119号




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
现将《维生素E加工贸易单耗标准(HDB/YY001-2000)》印发你们,自2001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实施后,各地外经贸主管部门应严格按本标准审批加工贸易合同(包括结转深加工),各地海关应严格按本标准进行备案、核销。
附件:维生素E加工贸易单耗标准(HDB/YY001-2000)及编制说明

维生素E加工贸易单耗标准(HDB/YY001-2000)(商品编号:293628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丙酮(Acetone商品编号:29141100)、乙酰乙酸甲酯(Methyl Acetoacetate商品编号:29153900)、芳樟醇(linalool 商品编号:29052230)、异植物醇(Isophytol商品编号:29052900)、三甲基氢醌(2.3.5-Trimethyl Hydroquinone商品编号:29072990)、钯炭催化剂(Palladium On Charcoal商品编号:71102110)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维生素E(Vitamine E商品编号:29362800)的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用丙酮(Acetone商品编号:29141100)、乙酰乙酸甲酯(Methyl Acetoacetate商品编号:29153900)、芳樟醇(linalool 商品编号:29052230)、异植物醇(Isophytol商品编号:29052900)、三甲基氢醌(2.3.5-Trimethyl Hydroquinone商品编号:29072990)、钯炭催化剂(Palladium On Charcoal商品编号:71102110)加工生产维生素E(Vitamine E商品编号:29362800)的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单耗审批、备案和核销管理。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单耗指在正常情况下,每生产1公斤维生素E所需各原料的公斤数。
维生素E百分含量(%)指维生素E中α-维生素E醋酸酯的量占总维生素E百分率,含量为:96-102%。
3 单耗标准
3.1 原料品质规格
该单耗标准对原料质级无特殊要求,适用于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及合同对质级的认定。
3.2 产品品质规格
该单耗标准对产品质级无特殊要求,适用于相关的国内或国际行业技术标准规定及合同对产品质级的认定。
3.3 单耗标准
本单耗标准适用于乙炔丙酮法路线生产维生素E,即以丙酮为起始原料,经炔化、氢化、缩合等反应制得芳樟醇,芳樟醇再经缩合、炔化、氢化等反应制得异植物醇,异植物醇经缩合、酯化制得维生素E;即生产维生素E在同一合成线路上,因采用的起始原料不同,加工生产成品,可分成三个环节:
以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维生素E;
以芳樟醇为起始原料合成维生素E;
以异植物醇为起始原料合成维生素E。
其单耗标准如3.3.1-3.3.3表所示:
3.3.1 以丙酮为起始原料生产维生素E
------------------------------------------------------------
|成品名称|成品单位| 商品编码 |成品规格| 原料名称 |原料单位| 商品编码 |原料规格| 单耗标准 |
|----|----|--------|----|-------|----|--------|----|-------|
| | | | | 丙 酮 | 公斤 |29141100| 工业 | 1.10-1.25 |
| | | | |-------|----|--------|----|-------|
| | | | |乙酰乙酸甲酯 | 公斤 |29153900| 工业 | 3.60-3.75 |
|维生素E| 公斤 |29362800|符合标准|-------|----|--------|----|-------|
| | | | | 三甲基氢醌 | 公斤 |29072990| 工业 | 0.45-0.46 |
| | | | |-------|----|--------|----|-------|
| | | | | 钯炭催化剂 | 公斤 |71102110|试剂纯 |0.0040-0.0042 |
------------------------------------------------------------

3.3.2 以芳樟醇为起始原料生产维生素E
------------------------------------------------------------
|成品名称|成品单位| 商品编码 |成品规格| 原料名称 |原料单位| 商品编码 |原料规格| 单耗标准 |
|----|----|--------|----|-------|----|--------|----|-------|
| | | | | 芳樟醇 | 公斤 |29052230| 工业 | 0.95-1.10 |
| | | | |-------|----|--------|----|-------|
| | | | |乙酰乙酸甲酯 | 公斤 |29153900| 工业 | 1.95-2.10 |
|维生素E| 公斤 |29362800|符合标准|-------|----|--------|----|-------|
| | | | | 三甲基氢醌 | 公斤 |29072990| 工业 | 0.45-0.46 |
| | | | |-------|----|--------|----|-------|
| | | | | 钯炭催化剂 | 公斤 |71102110|试剂纯 |0.0030-0.0032 |
------------------------------------------------------------

3.3.3 以异植物醇为起始原料生产维生素E
------------------------------------------------------------
|成品名称|成品单位| 商品编码 |成品规格| 原料名称 |原料单位| 商品编码 |原料规格| 单耗标准 |
|----|----|--------|----|-------|----|--------|----|-------|
| | | | | 异植物醇 | 公斤 |29052900| 工业 | 0.67-0.69 |
|维生素E| 公斤 |29362800|符合标准|-------|----|--------|----|-------|
| | | | | 三甲基氢醌 | 公斤 |29072990| 工业 | 0.45-0.46 |
------------------------------------------------------------

维生素E加工贸易原料单耗标准编制说明(HDB/YY001-2000)
1 任务来源
为加强加工贸易单耗管理,规范和完善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单耗审批、备案、核销,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加工贸易管理的政策措施,打击伪报单耗的不法行为,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根据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制定工作联络小组工作计划,制定维生素E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本标准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委托重庆海关和相关工业协会共同负责起草制定。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国家经贸委经济协调司组织相关工业协会及企业的工艺、技术专家和海关加工贸易保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定。
2 制定单耗标准的原则
单耗标准的制定原则是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该加工企业平均生产水平为基础,贯彻国家有关产业和外贸政策,符合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实际,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技术进步和公平竞争,便于海关有效监管和相关单耗数据信息的使用和维护。
3 编制过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产维生素E的核心原料异植物醇的不断发展,维生素E产销量也将进一步增加,我国加入WTO后,维生素E出口加工贸易也将迅速扩展。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利于我国维生素E的发展和扩大出口,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国外同行业的有关资料,在充分考虑加工贸易生产实际的前提下,特制定统一的维生素E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4 合成法制维生素E的主要原料
本标准中的维生素E是指α-生育酚醋酸酯,为油状液体。以丙酮为起始原料,经炔块、氢化、缩合制得芳樟醇。芳樟醇经缩合、炔化、氢化制得异植物醇。异植物醇经缩合、酯化制得维生素E.以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维生素E所用各主要原料如下:
4.1.1 丙酮
结构式:CH3COCH3 分子量:58.03
物化性质:透明液体,沸点56.5℃。微带甜气味,易燃,能与水及有机液体混溶。
制法:工业上用异丙基苯氧化或仲醇(通常为异丙醇)氧化制得,也可用碳水化合物细菌发酵法制得。
4.1.2 乙酰乙酸甲酯
结构式:CH3COCH2COOCH3 分子量:116.05
物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70℃;与有机物混熔,微溶于水。
制法:双乙烯酮与甲醇进行酯化,精馏制得。双乙烯酮可用醋酸或丙酮裂解合成。
4.1.3 芳樟醇
分子式:C10H18O 分子量:154.24
物化性质:具有芳香味,沸点198-200℃,与乙酸、丙酮等混溶,是合成香料的重要原料。
制法:可用丙酮、异戊醛或异戊醇等为起始原料合成。
4.1.4 异植物醇
分子式:C20H40O 分子量:296.54
物化性质: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沸点309.4℃,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几乎无味。
制法:以芳樟醇、假紫萝兰酮为原料给氢化、缩合、炔化等反应制得。
4.1.5 三甲基氢醌
分子式:C9H12O2 分子量:152.17
物化性质: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熔点169-172℃。
制法:由三甲酚经磺化、氧化、氢化等反应制得。
4.1.6 钯碳
结构简式:Pd/C
理化性质:黑色粉末状固体,见空气易燃烧,特别是表面吸附氢后,在0℃以下也易燃烧。
制法:用Pdcl2经活性碳吸附,经还原制得。
4.2 维生素E
分子式:C31H52O3 分子量:472.75
理化性质:微黄色或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可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制法:异植物醇与三甲基氢醌缩合:再与醋酐酯化制得。
5 原料、成品规格和检验方法
5.1.1 丙酮规格和检验方法
-----------------------------------------------
| 项 目 | 规 格 | 检 验 方 法 |
|--------|-----------------|------------------|
| 外 观 | 透明液体 | 目测 |
|--------|-----------------|------------------|
| 鉴 别 | 符合规定 | GB6026-89 |
|--------|-----------------|------------------|
| 色 度 | <(Pt-Co)5号 | GB3143 |
|--------|-----------------|------------------|
| 水 份 | <0.4% | GB6026-89 |
|--------|-----------------|------------------|
| 含 量 | >98.0% | 色谱法 |
-----------------------------------------------

5.1.2 乙酰乙酸甲酯规格和检验方法
-----------------------------------------------
| 项 目 | 规 格 | 检 验 方 法 |
|--------|-----------------|------------------|
| 鉴 别 | 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的液体 | 目测 |
|--------|-----------------|------------------|
| 外 观 | 符合规定 | 色谱法 |
|--------|-----------------|------------------|
| 含 量 | >98.0% | —— |
-----------------------------------------------

5.1.3 芳樟醇规格和检验方法
-----------------------------------------------
| 项 目 | 规 格 | 检 验 方 法 |
|--------|-----------------|------------------|
| 鉴 别 | 符合规定 | 色谱法 |
|--------|-----------------|------------------|
| 外 观 | 无色或微黄色液体 | 比色法 |
|--------|-----------------|------------------|
| 含 量 | >98.0% | 色谱法 |
-----------------------------------------------

5.1.4 异植物醇规格和检验方法
-----------------------------------------------
| 项 目 | 规 格 | 检 验 方 法 |
|--------|-----------------|------------------|
| 鉴 别 | 符合规定 | 色谱法 |
|--------|-----------------|------------------|
| 外 观 | 无色或微黄色液体 | 比色法 |
|--------|-----------------|------------------|
| 含 量 | >98.0% | 色谱法 |
-----------------------------------------------

5.1.5 三甲基氢醌规格和检验方法
-----------------------------------------------
| 项 目 | 规 格 | 检 验 方 法 |
|--------|-----------------|------------------|
| 外 观 | 白色类白色粉末 | |
|--------|-----------------|------------------|
| 熔 点 | 169℃-172℃ | —— |
|--------|-----------------|------------------|
| 含 量 | >99.5% | 合同标准 |
-----------------------------------------------

5.1.6 钯炭催化剂规格和检验方法
-----------------------------------------------
| 项 目 | 规 格 | 检 验 方 法 |
|--------|-----------------|------------------|
| 外 观 | 黑色粉末 | 目测 |
|--------|-----------------|------------------|
| 鉴 别 | 符合规定 | 化学法 |
|--------|-----------------|------------------|
| 含 量 | 含钯量5% | —— |
-----------------------------------------------

5.2.1 维生素E规格和检验方法
-----------------------------------------------
| 项 目 | 规 格 | 检 验 方 法 |
|--------|-----------------|------------------|
| 外 观 | 微黄色或黄色透明的粘稠液体 | 目测 |
|--------|-----------------|------------------|
| 折光率 | 1.494-1.499 | 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VIF |
|--------|-----------------|------------------|
| 吸收系数 | 41.0-45.0 | 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IVA |
|--------|-----------------|------------------|
| 鉴 别 | 符合(1)(2)项 | 中国药典2000版 |
|--------|-----------------|------------------|
| 酸 度 | <0.5ml | 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VIH |
|--------|-----------------|------------------|
| 生育酚 | <1.0ml | 中国药典2000版 |
|--------|-----------------|------------------|
| 含 量 | 96%-102% | 中国药典2000版 |
-----------------------------------------------
6 维生素E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见附图
图(略)


2001年4月26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经贸部、农牧渔业部、商业部、国家商检局关于印发《“七五”期间棉花出口规划》、《出口棉花质量管理办法》、《出口棉花基地县工作制度》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农牧渔业部、商业部 等


经贸部、农牧渔业部、商业部、国家商检局关于印发《“七五”期间棉花出口规划》、《出口棉花质量管理办法》、《出口棉花基地县工作制度》的通知
1986年7月26日,经贸部、农牧渔业部、商业部、国家商检局

《“七五”期间棉花出口规划》、《出口棉花质量管理办法》、《出口棉花基地县工作制度》三个文件,经全国棉花出口体系会议讨论修改,现随文印发,请遵照执行。请你们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的棉花出口规划和建设棉花出口基地、完善棉花出口体系建设规划。……。
“七五”期间棉花出口规划(略)

出口棉花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我国出口棉花质量,加强我国出口棉花的检验和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以下简称“商检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商检机构)对出口棉花检验工作实行“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证”(以下简称质量许可证)的管理办法。
第三条 凡加工出口棉的工厂(含改包厂,下同)都必须向商检机构申请领取质量许可证,未取得此证的工厂不能安排出口任务。

第二章 质量许可证的申请、考核、颁发与管理
第四条 具备以下条件的加工厂可申请领取质量许可证:
1.领导重视产品质量,技术力量较强,管理水平较高,机械设备完好,轧工质量和包装良好,配置必要的检测仪器,并有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组织和制度。
2.棉花内在质量符合出口要求,且交通运输方便。
3.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出口任务。
4.连续两年未发生过质量事故和国外索赔。
5.商检在检验中未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
第五条 申请领取质量许可证的程序:各棉花加工厂向各地商检机构领取“质量许可证申请书”并按出口棉花质量许可证的考核办法(各地结合本地情况制定)自查,合格后报当地(县)棉麻审批,外贸签署意见后交商检机构。
第六条 对申请领取质量许可证加工厂的考核: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检机构会同棉麻、外贸组成考核领导小组,商检任组长,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考核工作和审定各地(市)考核小组的评定结果。
2.各地(市)商检、棉麻、外贸组成本地区的考核小组按“出口棉花质量许可证”考核办法逐项考核评定,作出评语,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考核小组审定。
第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商检局统一颁发质量许可证。
第八条 经考核未取得质量许可证的工厂,要认真改进,二个月后复查,仍不合格者,下年度再重新申请。
第九条 质量许可证有效期三年,期满三个月前向商检机构申请展延有效期,经复查符合条件,由商检办理展延通知,逾期不申请,质量许可证即失效。
在有效期内,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经调查属实,吊销质量许可证,一年内不得再申请。
1.商检对已取得质量许可证的工厂不定期抽查,一年内有两次不符合发证的条件者。
2.国外强烈反映品质、重量或外包装等问题两次或遭到国外索赔,责任确属工厂者。
3.伪造、变造、涂改商检机构的单证和签封成交样品者。
4.经商检检验合格后,擅自换货,改变商品的质量、重量、包装者。
5.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擅自发货者。
6.其它弄虚作假行为者。
第十条 对上述情节严重者,除吊销质量许可证外,应按《商检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其主管部门应认真查处,严重的要提请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章 检验与管理
第十一条 出口棉花实行定厂加工,各有关单位要分工明确,紧密配合,认真贯彻执行经贸部关于出口产品把好供(棉麻)、贸(外贸)、检(商检)“三关”的有关规定。各级棉麻部门要把好籽棉收购、加工生产、包装、检验基础工作的第一关,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各级外贸部门要把好产地进货验收的第二关,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收购。各地商检机构要把好出口检验的最后一关,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口,认真执行“既把关、又服务”的工作原则,做到检验及时、准确。
第十二条 出口棉花的品质、重量、数量、包装等要严格按照合同、信用证、出口棉小样(标样和标准)进行检验,认真执行国家商检局制定的“出口棉花检验规程”和“重量鉴定”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 各地区要认真对待出口棉小样的制定和出口棉标样、标准的仿制工作,出口棉小样由省棉麻公司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棉样,由三方共同平衡,由商检签封。出口棉标样、标准由国家商检局、经贸部、商业部联合制定,由省三方共同仿制。出口棉小样(标样、标准)均应在新棉上市前制作完毕。出口棉小样(标样、标准)均作为加工厂生产、棉麻、外贸、商检、交接检验和对外理赔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 出口棉内不准混入有害杂物(除棉花以外的一切物品),各地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第十五条 农户交售的皮棉和小锯齿加工的棉花不准出口。
第十六条 对已取得质量许可证的工厂,各地棉麻、外贸和商检都要加强管理,商检机构可根据各厂质量的稳定程度,内在品质与出口合格率的情况,逐步实行对加工厂的分类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出口产品鼓励、奖励的有关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一律不得截留,要充分利用这项奖励资金,促进生产和提高出口棉花的质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具体的奖惩办法。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国家商检局、经贸部、商业部、农牧渔业部制定,其补充、修改、解释由国家商检局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商检条例》和实施细则,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达之日起开始执行。

出口棉花基地县工作制度

一、为提高我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我国成为长期的稳定的棉花出口大国,必须建设一批出口棉花基地县。
出口棉花基地县担负着棉花出口的重要任务。农业、供销、外贸等部门要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互相协作,共同做好工作,保证出口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县农业部门要按照国家计划组织棉花生产,指导农民种足、种好棉花,提高质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要从选育、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入手,提高棉花的内在质量。要严格品种管理,逐步做到统一供种,在三、五年内做到一县一种。基地县种植的棉花品种,由省农业部门确定。未经国家区域试验或省审定的品种,不得种植。优良品种要做到单收、单轧、保证纯度。
要指导棉农采取科学的耕作制度,提高栽培技术,注意肥水管理,搞好病、虫综合防治。
三、供销社要做好收购、检验、加工、打包、储存工作,确保质量,确保出口货源,按时完成出口任务。
(一)要根据国家的合同定购任务,及时与生产者(棉农、农场等)签订定购合同,发放预购定金,供应化肥、农药、小农具等生产资料,指导棉农适时采摘,做好分摘、分晒、分存、分售(简称“四分”)。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棉花生产。
(二)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新棉花的调查摸底工作。收购站、加工厂要摸清接收范围内的棉花种植情况,做好收购准备工作,及时收购。
(三)棉花收购站要认真执行“一试五定”的检验制度(即批批试轧定衣分,对照标准定品级,手扯尺量定长度,电测器定水份,估验对照机检定杂质),做到检验准确。要加强管理,按照收购等级分垛堆存;籽棉内无人发、禽畜毛羽、化学纤维、麻纤维、破布绳头等杂物,保持棉花纯度。
收购的籽棉,其等级和质量符合出口需要的由县棉麻公司统一组织调运,集中到定点加工厂进行加工。
(四)定厂加工、打包的轧花厂,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要改进加工工艺,对照出口棉样进行加工。要控制车速和台时产量,棉结、索丝等疵点不超过规定标准,保持正常的毛头率,提高加工质量。要加强管理,严防等级混杂,黄白掺混保证一个批号的棉花质量一致;杜绝油污棉和特殊杂物混入棉花内。对等级混杂的籽棉可以根据籽棉的质量情况,采取人工挑选,大清大排,精心操作,加工出符合出口要求的棉花。
棉包用新布、新铁丝(小包用12号,大包用8号铁丝)或新钢带捆扎,做到棉包完整,无破包断丝。凡配有大包型打包机的加工厂,全部提供大包装棉花出口。棉包的重量要准确,刷唛重量要与过磅重量完全一致。包与包之间的重量上、下差不超过5%。要按规定刷唛,字迹清晰。
棉花加工厂要在加工过程中按照规定,做好留样工作。
(五)县棉麻公司要认真做好出口棉的初验工作。根据加工厂的留样,按照国家商检局“出口棉花检验规程”检验品级、长度,测定水份、杂质。有测试站的县,加测卜氏强力和马克隆值两项指标。经检验合格的棉花,由县棉麻公司签发“棉花检验证书”,凭该证书由当地外贸向商检机构申请出口报验。
要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做到检验准确。
四、县棉麻公司、外贸公司要根据新棉生长情况,经过缜密的分析研究,在八月下旬向省棉麻公司、纺织品分公司提报第一批出口货源。新棉开始收购后,向省选送有代表性的各等级棉样。十月中旬,根据前期收购等级,向省提报第二批出口货源;十二月底前提报全年出口货源。
县棉麻公司、外贸公司提报的出口货源,经省棉麻公司、纺织品分公司审核汇总后,报送商业部棉麻局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作为对外成交的重要依据,如有较大变化,应及时向省公司报告。
五、县棉麻公司要根据省下达的出口计划和提报的出口货源组织加工厂进行加工备货。并根据对外成交合同的交货期限急用的先加工,确保如期出运。备好的出口货源,不能移作它用。要按月向省棉麻公司、纺织品进出口分公司报送备货完成情况。
六、县外贸公司要了解棉花生产、收购、加工、检验、备货等情况,发现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在接到成交合同后,要立即通知棉麻公司,并按照合同条款,做好发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准时把棉花发运到指定的港口。
发运的棉花,必须等级相符,经过商检部门检验合格,单证齐全,包装完整,重量准确。装运棉花的车船必须打扫干净;如清扫后仍有污染的,要加以苫垫。装运过硫磺的车船,严禁装运棉花;露天堆存在车站、码头待运的棉花和使用敞车装运的棉花都要严加苫盖,防止棉花被污染、雨淋,发生水渍、霉变。
七、为共同做好棉花出口工作,县农业局、供销社、外贸局要建立联系制度,互通信息,定期检查出口计划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问题。要向当地党政领导请示汇报和向省、地(市)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取得支持,保证出口计划的完成。
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年终要写出书面总结上报。要建立奖惩制度,对工作成绩优异的单位、个人给予表扬、奖励;对责任事故要通报批评、处分,严重的要提请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民政府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平政〔2009〕8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重点企业:

  现将《平顶山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月十四日

  平顶山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市、品牌强市之路,引导、激励全市各行各业加强质量管理,全面提高质量总体水平,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决定》(豫政〔2009〕61号)、《河南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豫政〔2009〕83号印发)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平顶山市市长质量奖(以下简称市长质量奖)是市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奖励,主要授予在平顶山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管理、质量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单位。

  第三条 市长质量奖的评审坚持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方针,遵循单位自愿申请、相关部门推荐、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评审的原则。

  第四条 市长质量奖为年度奖,每年度获奖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家。当年申报单位都达不到奖励条件的,奖项可以空缺。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设立市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主任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主任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质监局局长担任,成员由知名学者、质量专家、行业人士、企业管理专家和市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评委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审办),评审办设在市质监局,负责市长质量奖日常管理工作,评审办主任由市质监局局长兼任。

  第六条 评委会的主要职责:(一)组织、指导和监督市长质量奖评审活动的开展,决定市长质量奖评审过程出现的重大事项;(二)审定市长质量奖评审实施细则、评审工作程序等重要工作规范;(三)审查评审结果,决定拟奖单位名单。

  第七条 评审办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制(修)订市长质量奖评审实施细则、评审指南、评分标准和评审工作程序等工作规范;(二)受理单位对市长质量奖的申报,组织申报材料的审查,确定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三)组织制(修)订市长质量奖评审员资质标准和管理制度,建立评审员专家库,组建评审组;(四)组织评审组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进行现场评审;(五)向评委会报告市长质量奖评审结果,提请审议拟奖候选单位名单;(六)负责在新闻媒体上公示初选拟奖单位名单,调查核实社会各界反映的问题;(七)宣传、推广获奖单位的质量管理先进经验;(八)承办评委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本条第(三)款所称评审组,根据每年度市长质量奖行业申报情况,随机从专家库中抽取3-5名有关行业专家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

  第八条 评审组主要职责:(一)制订现场评审实施计划,对申报单位实施现场评审;(二)提出市长质量奖候选单位名单的建议。

  第九条 评审员资格条件:(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熟悉国家有关质量和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二)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年以上从事质量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有丰富的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熟悉质量工作情况;(三)接受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法和技巧,熟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公正廉洁、诚实谨慎、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评审纪律。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条 单位申报市长质量奖,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合法经营3年以上,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证照;(二)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开展群众性全面质量管理活动(QC小组活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并取得卓越经营绩效,主要经济、技术和质量指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三)在加快提高自主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转化,推进节能减排,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方面,走在国内同行业或省内前列,最近3年未发生亏损;从事非营利性业务的组织其社会贡献位于行业前列;(四)品牌优势突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和社会信誉;荣获省优质产品、著名商标以上称号和服务品牌的企业可优先列入评审范围。

  第十一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市长质量奖:(一)不符合国家产业、环保、质量政策;(二)近3年内有质量、安全、环保、公共卫生等责任事故(按行业规定);(三)近3年内国家、省、市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或存在严重服务质量问题;(四)近3年参加市长质量奖评定活动中存在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五)近3年有其它违反法律、法规的不良记录。

  第四章 评审标准

  第十二条 市长质量奖评审标准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评审标准内容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等。市长质量奖逐步引入顾客满意度指数(CSI)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作为评审依据之一。

  第十三条 为保证市长质量奖评审标准的有效实施和在不同行业评审工作中的一致性,在同一标准要求下,可按行业类别分别制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将根据本行业的特点,重点在经营规模、质量管理、科技进步、市场占有率、诚信记录和社会贡献等方面拟定推荐标准,以保证市长质量奖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第十四条 市长质量奖的评审主要包括申报单位资格审核、材料评审、现场评审、顾客满意度测评和专家评委会审议,材料评审和现场评审均须依据评审标准逐条评分后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章 评审程序

  第十五条 每年度市长质量奖评审前,由评审办在市级主要媒体、网站上发布评审公告。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市长质量奖评审标准进行自评,形成自评报告,填写《平顶山市市长质量奖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提供相关的证实性材料,经相关部门签署推荐意见后,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评审办。

  第十六条 评审办对申报单位的基本条件、证实性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查,确定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名单。

  第十七条 评审办组织评审组按照评审标准和评审实施细则,对初审符合条件的单位进行现场评审,现场评审应形成现场评审报告,经申报单位确认后,评审组在规定时间内将现场评审报告提交评审办,并提出拟奖候选单位名单。

  第十八条 评审办综合各评审组拟奖候选单位名单,综合排序,提出市长质量奖拟奖候选单位名单,将候选单位申报材料、现场评审报告等提交评委会审议,评委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确定拟奖单位。

  第十九条 评审办对拟奖单位在市级主要新闻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两周。经公示没有异议的拟奖单位,报分管副市长审核、市长审定签署后,由市政府进行表彰和奖励,并颁发奖牌(奖杯)、证书和奖金。

  第六章 奖励及经费

  第二十条 市政府对获得市长质量奖荣誉称号的单位给予50万元的奖励。

  第二十一条 市长质量奖的奖金和评审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

  市长质量奖奖金主要用于获奖单位的质量持续改进、质量攻关和人员培训、质量检验机构和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等,不得挪作他用。

  第七章 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弄虚作假,采用不正当手段骗取市长质量奖荣誉的单位,由评审办提请市政府批准撤销其市长质量奖称号,收回奖杯、证书,追缴奖金,并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第二十三条 建立对获奖单位的定期检查和巡查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及时了解获奖组织的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等情况,督促其保持荣誉,不断提升改进绩效。

  第二十四条 获得市长质量奖的单位可在其组织的形象宣传中使用该称号,但必须标明获奖的时间。企业在其产品宣传中不得使用该称号。

  第二十五条 获得市长质量奖的单位,自获奖之日起4年内不得再次申报该奖项,4年后可自愿提出申请重新申报。

  第二十六条 承担市长质量奖评审工作的有关机构和人员,要依法保守申报单位的商业或技术秘密。

  第二十七条 评审办要切实加强对评审工作的监督,对在评审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不良后果的人员取消其评审资格,并提请其所在工作单位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市长质量奖评委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行业的市长质量奖评审实施细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