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关于贯彻(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原则分工的意见》几个具体问题的请示的答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18:28:49  浏览:870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关于贯彻(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原则分工的意见》几个具体问题的请示的答复

国家工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关于贯彻(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原则分工的意见》几个具体问题的请示的答复

1990年10月26日,工商局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贯彻<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原则分工的意见》几个具体问题的请示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贯彻<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原则分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经国务院办公厅同意下发的。《意见》作为行政性法规,明确规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市场上的冒牌产品、假商品、劣质商品均需予以查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文件分工依法行使职权,不存在越权的问题。此外,按照一九八八年七月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审议批准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三定”方案》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经济监督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对生产、销售冒牌商品、假商品、劣质商品的违法行为,亦应予以查处。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娄底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娄底市市直行政机关行政许可项目集中办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娄底市人民政府


娄底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娄底市市直行政机关行政许可项目集中办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娄政发[2004]2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局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娄底市市直行政机关行政许可项目集中办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许可程序,简化环节,提高效率,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许可项目集中办理是指对依法须由两个以上(含两个)行政许可机关分别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由市政务服务中心主持,相关责任单位参加,实施同步许可的办理方式。
  第三条 行政许可项目集中办理工作由市政务服务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协调服务、监督管理。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娄底市行政许可集中办理中心(以下简称“受理中心”)。
  第四条 受理中心向社会公开进入中心集中办理的行政许可的事项、主体、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费用、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提供申请书格式文本。
  第五条 行政许可项目集中办理的基本要求和程序是:
  (一)受理。受理中心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相对人的行政许可申请。行政许可相对人根据申报项目的性质及需要,直接向受理中心申报申请材料,初审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二)抄告。受理中心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后,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在2个工作日内,将申报事项的相关资料分别抄送各责任单位。需要参加项目审查的单位,由市政务服务中心根据该项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具体研究确定。
  (三)审批。有关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接到申请材料后,在20个工作日内提出准予行政许可的意见或者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回复受理中心。在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但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和受理中心。受理中心根据许可项目的实际办理情况及其需要,采取会议集中审查、现场联合踏勘、举行听证、联合会签等形式进行联合集中办理。应参加而未参加会议进行联合集中办理的,或在办理时限内未返回审查意见的,均视为该单位同意,并视情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如果此项目实施在该单位业务范围内出现问题,由该单位负责。
  (四)送达。受理中心应督促有关行政许可机关及时作出决定,对准予许可的,应当在决定作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有关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意见不一致的,由受理中心进行协调;有关行政许可实施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其书面决定应在10个工作日内送达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六条 受理中心受理申请至各责任单位做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时间不得超过45个工作日。需要延期的,应在期满前5个工作日向市人民政府书面报告,市人民政府在2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经市人民政府市长批准(市长外出时,委托常务副市长批准;市长、常务副市长均外出时,委托市政府秘书长批准),可以延长15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第七条 受理中心应组织相关单位依法、文明、规范、廉洁、高效地办理行政许可事项。
  第八条 受理中心责任单位、工作人员在行政许可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制、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不在办公场所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的;
  (三)在受理、审查、决定行政许可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
  (四)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的;
  (五)未依法说明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行政许可的理由的;
  (六)依法应当举行听证而不举行听证的。
  第九条 受理中心、责任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制、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责任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设立许可事项的;
  (二)依照本办法应进入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而不进入的,或者不按规范运作搞暗箱操作的;
  (三)对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实施审批或者变相审批的;
  (四)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条件和标准之外,擅自增加其他条件的;
  (五)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六)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行政许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七)依法应当根据招标、拍卖结果或者考试成绩择优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未经招标、拍卖或者考试,或者不根据招标、拍卖结果或者考试成绩择优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八)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强行要求申请人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或索取、收受申请人财物,谋取其他利益的。
  第十条 市政务服务中心根据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要切实抓好行政许可项目集中办理工作中的日常管理、协调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各责任单位要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对违反规定者,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省、市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市政府及各部门以前其他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辽宁省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辽宁省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6年11月30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防治石油勘探开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石油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的单位及其它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均应遵守本条例。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环境保护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执行。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对本辖区内石油勘探开发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并对陆地和沿海滩涂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海洋水产、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应协同环保部门做好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 油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油田环境保护纳入本地区环境总体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环境监督与管理,防止因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环境污染。
第五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应当制定防治污染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防止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和破坏。
第六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新建、改建、扩建有污染的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填报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执行防治污染设施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上述项目建成后,需经原审批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
第七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必须保护防治污染设施的正常运转。防治污染设施需要停止运行、拆除或闲置的,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必须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报告。环保部门自接到报告之日起,应当在10日内予以批复,逾期未批复的,视为同意。
第八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应当采用无毒泥浆作业。泥浆应当回收利用,提高回收利用率。泥浆、岩屑及污油,应当全部进入泥浆池或其它专用设施存放,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防渗漏、流失。
第九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开采石油,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防止井喷污染,严格控制原油及化学药剂落地。
落地原油必须在完成试油、修井作业后的3日内予以清除;井场内油池存放的原油必须在5日内清除、收净、并填平油池。
第十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应当将开发生产中的含油污水纳入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回注或者综合利用。含油污水的回注和综合利用率应当达到含油污水量的98%,稠油区不能回注利用的,应达标排放。
经处理达标后的含油污水,应当排入环保部门指定的河段,不得任意排放或采用渗坑、渗井等方式排放。
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水。
第十一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排放废气、烟尘、粉尘应当符合国家或者省的有关规定。天然气、油田伴生气中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各井、站水套炉、加热炉排放烟尘黑度不得超过林格曼一级。
第十二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应当回收处理生产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及落地油,不得采用焚烧方式处理。严禁将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埋入地下。
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必须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
第十三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噪声,防治噪声污染。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和装置应当采取消音、隔音、防震等有效措施,使其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
禁止夜间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等控制区域从事产生严重噪声污染的作业。特殊情况需要连续作业的,应经环保部门审批。
第十四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放射性物质、剧毒化学品,防止造成污染和危害。
第十五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应当加强石油运输管线和储油设备的巡查、检测、维修。采取有效的防腐、防裂措施,防止渗漏、溢流事故发生。
发生井喷、管道破裂或者穿孔等突发性事件时,应当采取应急措施,排除故障,防止污染面积扩大;落地油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回收,回收时不得扩大污染面积。
石油勘探开发运输中,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封闭措施,防止石油泄漏、溢流;严禁运送石油或化学药剂车辆随地排放残液。
第十六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在生产活动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饮用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养殖区、盐业生产区等特殊保护区域不受污染和破坏。
第十七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对在生产活动中因钻孔、挖损、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应当及时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
第十八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办理排污许可证。
第十九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规定,向市以上环保部门缴纳排污费;
(一)存放泥浆造成渗漏、流失的;
(二)井喷、管线穿孔造成的石油污染,在规定时间内未清理完的;
(三)原油或化学药剂落地,污染地面的;
(四)排放天然气、伴生气污染环境的;
(五)在居民区内钻井、采油等生产的噪声超过排放标准污染环境的;
(六)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情况。
具体征收标准国家未作规定的,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应当上缴财政,具体使用办法按国务院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发生污染事故,必须采取措施处理,控制事故范围,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损害的单位和个人,并在24小时内向当地环保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报告污染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及损害程度,接受调查处理。重大事故应在4小时内报告。
第二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石油勘探开发单位提出限期治理,各级环保部门监督实施。
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国家和省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尚无法律、法规规定的,由环保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石油在运输中泄漏、溢流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二)落地油和井场内油池存放的原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清除的,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三)采用焚烧方式处理落地油和将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埋入地下的,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四)井下作业含油污水不进集输系统或不回收处理的,运送油或化学药剂车辆随地排放残液的,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五)泥浆、岩屑、污油没有使用专用设施存放,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六)管道输送、储存石油发生泄漏,造成污染的,处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缴纳排污费和被罚款的单位,不免除消除污染、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的其他责任。
第二十四条 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但完全由于不可抗力,并经及时采取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污染损害的,石油勘探开发单位免予承担责任。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当事人可协商解决,也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保部门或者其他有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六条 环境保护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96年11月30日